智驾大降价?
依赖刀片电池和DM-i技术成功推进新能源车普及的比亚迪,大概率会在25年发动自动化大战。
有关信息显示,比亚迪还计划 2025 年为旗下所有车型都推出智驾版本车型,工信部的申报信息显示6万级的比亚迪海鸥都已经有智驾版,秦PLUS、元UP、海狮05、海豚也都申报了可选配三目摄像头和雷达的新版本,甚至有部分新车申报了激光雷达版本。
也就是说,2025年,比亚迪大概在推进油电平权之后,再度推进智驾平权,把智开车型的价格打下来,让智驾也能走进千家万户,成为新车的标准配置。
假如比亚迪真的可以把智驾价格打下来,中国车市毫无疑问又将迎来一场血雨腥风,也将迎来智驾的全方位普及和进化。
除去比亚迪,另一个智驾的大力推进者则是鸿蒙智行,假如要论智驾在国内市场普及的最重要功臣,非鸿蒙智行莫属。理想、小鹏们的智驾固然表现很好,但都局限在自己家里车上,但鸿蒙智行的影响力却已经遍及长安、奇瑞、东风、北汽、江淮,几乎囊括了大半数车企,还有一个重点问题是,鸿蒙智行的用户是真的想用智驾系统,真的在用智驾系统,这也让鸿蒙智行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,能让智驾系统愈加老司机化,愈加叫人认可。
所以,25年,一方面,鸿蒙系新车的销售量会愈加高,其次搭载鸿蒙智驾的新车如阿维塔、岚图梦想家等等销售量也会愈加高,让智驾的普及率更上一层楼,从而让愈加多买家认识智驾、喜欢智驾、依靠智驾。
所以,那些在智驾范围还没有发力的车企,要小心了。
价格战越打越凶
燃油车的价格战大概率是越打越凶了,6万多的朗逸 、8万多的途岳、14万多的帕萨特、18万多的捷豹XEL,24年燃油车的价格下跌速度之快、幅度之大,叫人都有点不敢相信。但25年,燃油车的价格只能跌得愈加疯狂。
一方面合资油车竞争优势大幅下滑,要想活下去,只能降价续命。
而对于中国品牌燃油车来讲,过去强大的对手合资品牌都大降价了,再不降价,只能把自己过去的江山拱手叫人。
至于新能源车价格同样会打得更凶,吉利向比亚迪发起的反攻已经初见效果,星愿、星舰7销售量都获得了很好的销售量。而比亚迪要想守住我们的铁王座,除去发起智驾大战,一定还会依赖规模优势进一步发动价格战,这样你追我赶,幸福的当然是买家,买车只能愈加实惠。
二线车企大溃败?
2024年,BBA在国内市场都遭遇了销售量下滑,奔驰、宝马和奥迪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量分别降低了6.7%、13.4%和9%。市场份额都被哪个抢去了,当然是鸿蒙系、小米、理想、小鹏们。
中国品牌在20万级市场已经越战越勇,鸿蒙系在20万级以上市场可以说是地位稳定,问界M7、问界M9都是细分市场的老大,智界R7同样表现出色,享界S9也对BBA形成了威胁;至于理想、小鹏、蔚来、极氪、阿维塔们都表现不俗。特别理想和小鹏、极氪。
过去叫人引以为傲的蓝天白云标、四个圈和大奔的LOGO,也没中国品牌的智能科技、舒适性更有魅惑力,毕竟车是用来开的,是用来玩的。而年轻一代的买家更喜欢用新能源车来给自己贴上科技、时尚的标签,至于BBA们,则是旧贵族了。
BBA尚且这样,二线豪华品牌就更难了。讴歌、英菲尼迪已经大溃败,捷豹路虎、林肯、凯迪拉克只能愈加艰难。
二线合资品牌的处境同样会愈加艰难,譬如马自达、雪铁龙、标致们,只能是靠着仅存的一点情怀,艰难存活了。